来访者小林坐在我对面时,手指反复摩挲着咖啡杯沿,声音很轻:“昨天我和老公吃晚饭,全程就说了三句话——‘汤热吗’‘还行’‘吃完我洗碗’。” 她抬头时眼里有红血丝,说结婚三年,两个人从睡前聊到凌晨,变成现在躺在同一张床上,各自刷着手机到困。“上周我想跟他说公司同事欺负我,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怕他觉得我小题大做。”她顿了顿,扯出个笑,“有时候我看着他的背影,会想:我们是不是把‘过日子’,过成了‘各过各的’?” 我没急着给建议,只是问她:“你还记得上次你们没说话,却觉得很安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吗?”她愣了愣,说去年冬天一起在阳台晒被子,他帮她扯被角,阳光落在他头发上,那时候没说话,却觉得心里满的。 原来婚后的“静音”从不是突然发生的,是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没分享的小事,慢慢堆成了沉默。而倾听的意义,就是帮她把那些“说不出口”,变成“原来你也这么想”——毕竟再熟悉的人,也需要知道彼此心里的“小疙瘩”,才能把静音键,重新调成“轻声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