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关于“爱情”这个话题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认为爱情就是奋不顾身的激情,也有人认为爱情是承诺和责任。我们也来谈谈这个话题。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爱情其实是行为和身份合理化互动之后产生的一种关系和心理连接。 首先,行为和身份是可以互动的。 你是什么样的身份你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过来,通过特定的行为就可以合理化特定的身份。 举个例子。 你是女人,我是男人,我们第一次约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这个时候我轻轻吻了你一下,你呢,本来想抗拒但是没来得及抗拒,或者突然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去抗拒,总之结果就是,你接受了。 这个时候你会不会给我和你自己的行为做合理化,答案是肯定会。 你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因为他喜欢我,他情不自禁,所以才亲了我;而我对他也有好感,所以我当下才没有拒绝他。我们是互相喜欢的身份。 这就是所谓的“行为会合理化身份”,做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合理化成什么样的身份。 反过来也是一样。 比如你和你前任出去约会的时候,你只是下意识去牵他的手,但他就会自动合理化你的这个行为,因为你爱他,所以你才会牵他的手。 综上所述,情感关系是怎么不断升温和维护的? 就是通过行为和身份的不断互动,去强化两个人之间的连接。当然,在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个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你的行为一定要合理。 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我和你出去约会,我们之前聊得非常开心,像牵手啊,轻吻啊,这些细小的动作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通过这些行为的不断强化,两人关系就会慢慢升级。 但是如果我们第一次约会我就要求跟你有更多的接触,这肯定是不合理的、错误的,对吧?所以互动也有清晰的边界,不能超过这个边界,否则就变成了越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