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葫芦瓢 设计师老周盯着电脑里客户的修改意见,指尖泛白。连续三版方案被否,他脑海里全是自我否定:“是不是我能力真的不行?”“同事会不会偷偷笑话我?” 下班路过巷口,看见卖菜阿婆在剖葫芦。那葫芦大得离谱,剖成瓢根本没法盛水,老周忍不住念叨:“这东西没用啊。” 阿婆抬头笑了:“小伙子懂啥?上周暴雨淹了菜窖,我就是把这大葫芦绑在腰上,才蹚进去抢出半窖萝卜。它盛不了水,可能救人呢。” 老周愣住了。他想起庄子说的 “大葫芦可为腰舟”,忽然觉得自己就像纠结 “没用” 的葫芦。回到工作室,他不再想 “客户会不会满意”,转而琢磨 “怎样让方案更贴合对方的品牌调性”。 他删掉冗余的炫技设计,加了几个客户提过的家乡元素。第二天方案递上去,竟一次通过。客户说:“这版有生活气,正是我们要的。” 如今老周桌上摆着个小葫芦,刻着四个字:换个用法。他终于明白,内耗多是困在别人的标准里,像那棵 “散木” 般自在生长,反而能找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