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陷入“心里堵得慌,却说不清”的困境?其实,精准命名情绪,是管理情绪的关键第一步。 1. 先察身体信号:情绪来临时,别急着反应,先感受身体——是心跳加速,还是胸口发闷?比如被指责时,若手心出汗、想反驳,这可能不只是“生气”,还藏着“委屈”。 2. 细化情绪词汇:别总用“开心”“难受”概括。“不开心”可以是期待落空的“失望”,努力白费的“沮丧”,或是害怕失去的“焦虑”。试着说“我很纠结,因为两个选择都难舍”,而非笼统的“我好烦”。 3. 追溯情绪源头:问自己“是什么触发了它?”同样是“紧张”,演讲前可能是怕“被差评”,见陌生人时可能是怕“融不进”。找到源头,才能把“莫名烦躁”明确为“对失控的焦虑”。 4. 接纳不评判:别因“嫉妒”“愤怒”苛责自己,情绪本无好坏。坦然说“我嫉妒他,因为那是我想要的”,才能真正与内心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