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鼓励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晚上陪孩子画画时,他突然抬头说 “妈妈,我以后想当太空画家,把星星画成彩色的”。我愣了一下,第一反应不是夸赞,而是下意识想 “这能当饭吃吗”,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突然意识到,我们好像总在不经意间,用 “现实” 给孩子的理想套上枷锁。养孩子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犯同一个错:把 “我们想要的” 当成 “孩子该要的”。总觉得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工作才是 “正路”,孩子说想当宠物医生、想做手工匠人、想环游世界写故事,我们就忍不住皱眉头,忙着摆道理:“这个不稳定”“那个没前途”。可我们忘了,那些在我们眼里 “不切实际” 的想法,藏着孩子最真诚的热爱,也是他们对人生最美好的期待。2其实孩子的理想从来不是 “空想”,而是他们心里的小种子。你可能觉得它不起眼,甚至觉得它长不成参天大树,但比起 “种子能不能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给它浇水、晒太阳。如果一上来就否定 “这种子不好”,那孩子心里的光,很快就会被我们的 “现实” 浇灭。教育不是替孩子规划人生,而是帮他们守护理想。 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听孩子说。 不管他说想当奥特曼守护者,还是想发明会说话的书包,都别笑着说 “别瞎想”,而是蹲下来问一句 “那你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呀”。当孩子知道自己的理想被重视,才会有勇气一直想、一直追。 别用 “有用没用” 评判孩子的理想,而是帮他们找到 “努力的方向”。 孩子说想当动物保护者,不用急着说 “养不活自己”,可以陪他查动物保护组织的故事,告诉他人 “只要坚持,就能靠热爱养活自己”;孩子说想当作家,不用泼冷水 “太难了”,可以鼓励他每天写几句话,告诉 “每一个大作家,都是从写小故事开始的”。 我们还要记得,教育不是让孩子活成我们期待的样子,而是让他们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或许孩子的理想会变,今天想当画家,明天想当科学家,但每一次对理想的向往,都是在帮他们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比起 “稳定的人生”,让孩子拥有 “为热爱奋斗的勇气”,才是我们能给他们最好的礼物。3 写在最后 最后想跟所有家长说:孩子的人生不是我们的 “续集”,他们有权利去追自己的光。哪怕这条路难一点,只要他们愿意走,我们就该站在他们身后,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教育不是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而是帮他们点亮心中的灯,让他们带着热爱与勇气,去走属于自己的、闪闪发光的人生。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