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伤害,像藏在心底的旧疤,可能在亲密关系、自我认知里反复隐隐作痛。疗愈从不是“原谅过去”,而是学会与伤痛和解,重新拥抱自己。 第一步,承认伤害的存在。别再对自己说“这没什么大不了”,当你因父母的否定自卑、因童年的忽视敏感时,勇敢告诉自己:“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受的伤值得被看见”——正视伤口,才是疗愈的开始。 第二步,分清“你的课题”与“父母的课题”。父母的偏见、控制或冷漠,是他们的认知局限,不是你的错。不必强迫自己“孝顺”到委屈,也不用纠结“为什么他们不爱我”,学会剥离他人的错误,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第三步,用“自我关怀”替代“自我批判”。童年没被好好对待的你,更要成为自己的“理想父母”:当你犯错时,别说“我真没用”,改说“没关系,谁都会出错”;当你疲惫时,允许自己休息,而非硬扛。慢慢用温柔填补内心的空缺。 最后,给疗愈留足时间。可能会有反复的情绪反扑,别焦虑,这是正常过程。如果独自承受太难,不妨寻求倾听师或咨询师的帮助,被理解的陪伴会让疗愈之路更温暖。记住,你值得被好好爱,哪怕这份爱,先从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