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少讲你该怎么做,多讲你想怎么做。

亲子间:少些“你该”,多些“你想” “你该先写作业”“你该穿这件外套”,生活里,父母常以“为你好”的名义,用“你该”为孩子规划路径。可这些看似善意的指令,往往像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也悄悄削弱了他们的自主意识。 其实,亲子相处的智慧,藏在一句简单的“你想怎么做”里。孩子磨磨蹭蹭不肯出门时,不说“你该快点,要迟到了”,而是问“你想先穿鞋子,还是先拿书包?”;孩子对着玩具发脾气时,不说“你该懂事点,别乱闹”,而是问“你想跟妈妈说说,为什么不开心吗?”。 这小小的转变,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把选择权轻轻递到孩子手里。当孩子能决定“先做什么”“怎么说”,他们会更有参与感,也更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更重要的是,“你想”背后藏着父母的倾听与尊重——不是替孩子判断对错,而是陪他们探索答案。 少讲“你该”,是放下家长的权威;多问“你想”,是看见孩子的需求。这样的相处里,没有对抗,只有理解;没有命令,只有同行。孩子在“你想”中学会独立,父母在“倾听”中读懂孩子,亲子间的温暖,也就在这一问一答里慢慢流淌。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