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

原来我们每天说的话,正在悄悄“改写”命运!把“苦话”换成“福话”是否真的有方法? 接下来就做个小测验: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早上被闹钟吵醒,第一句话是“烦死了,又要上班”;早餐凉了一口,忍不住抱怨“怎么总这样,就不能注意点”;工作遇到点麻烦,对着同事吐槽“我肯定搞不定,真是倒霉”——这些话像口头禅一样随口而出,你以为说完就过了,却不知道:你嘴上的“苦”,正在悄悄变成你生活里的“难”;你说的每句“丧话”,其实都是在给人生“下订单”。 语言从不是轻飘飘的气流,而是有重量、有力量的“命运密码”。心理学研究早就证实:我们常说的话,会塑造自我心态、行为,甚至吸引对应的人和事——就像手里拿着一把“人生剧本的笔”,每天说的话,都在一笔一划写着未来的样子。 1. 平时随意说的每句“苦话”,都是在给人生“挖坑”——语言的“自我诅咒”效应 讲个最近发生的小插曲,那天跟同事聊天,她叹了口气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赚不到大钱,也没什么出息”。我当时劝她“别这么说,你才30岁”,她却摆摆手“我就是实话实说,你看我上次争取项目,不还是搞砸了”。 结果上个月公司有个晋升机会,领导本来想推荐她,她却先找领导说“我肯定不行,还是让别人来吧”——最后机会给了比她资历浅,但总说“我可以试试”的同事。这就是语言的“自我诅咒”:你越说“我不行”,大脑就越会找“我不行”的证据,比如“上次搞砸了”“我没经验”,最后真的不敢尝试,让机会溜走。 这是不是叫“自我实现预言”,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当你反复说一句话时,你的大脑会相信这个“预言”,然后不自觉地做出符合这个预言的行为,最后让“预言”成真。就像总说“我倒霉”的人,会下意识忽略身边的好机会——比如路上看到招聘启事,会想“肯定轮不到我”;朋友介绍合作,会想“肯定会出问题”,最后真的一直“倒霉”;而总说“今天会有好事”的人,会更留意身边的小美好,比如同事帮带咖啡、地铁有座位,慢慢就觉得“运气真好”。 还有个更扎心的小故事:邻居张姐总跟女儿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题都不会”。刚开始孩子还会哭着反驳,后来慢慢不说话了,每次写作业都低着头说“我就是笨”,成绩也越来越差。直到后来张姐带孩子做心理咨询,医生说“孩子不是笨,是被你说的‘笨话’困住了——她相信自己笨,就不敢尝试解题,最后真的越来越差”。 大家来细想一下,那些自以为“随口说说”的抱怨、否定,其实都是在给孩子、给自己“贴标签”。标签贴久了,就撕不下来了——你说孩子“笨”,孩子就会真的变笨;你说自己“倒霉”,自己就会真的倒霉。语言的“诅咒”,从来都不是迷信,是藏在心理学里的“因果”。 2. 为什么“随口说说”会成真?心理学:语言是大脑的“导航仪” 可能有人会问:“我就是吐槽一下,怎么会影响人生?”其实答案很简单:语言是大脑的“导航仪”,你说的话,会决定大脑往哪个方向走。 比如你说“烦死了,这工作真没意思”,大脑接收到的指令不是“我要解决问题”,而是“我在受苦”——于是你会下意识摸鱼、敷衍,遇到问题就躲,最后工作真的越来越没意思,甚至被辞退;而如果你说“这份工作虽然累,但能学到东西”,大脑接收到的指令是“我要成长”,你就会主动学技能、找方法,慢慢把工作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突然想起来网络上最近流行的“心锚”是不是这样:你常说的话,会像“锚”一样,把你的思维、行为固定在某个点上。比如总说“没钱”的人,大脑会被“没钱”锚定——他们不是真的赚不到钱,而是不敢花钱提升自己(比如报课程、拓展人脉),觉得“反正我没钱,不如省着点”,结果越省越穷;而说“我可以慢慢攒钱,争取更好的机会”的人,会主动找兼职、学技能,慢慢就有了更多收入。 我之前认识一个创业者,他刚开始创业时特别难,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但他每天早上都会对着镜子说“今天会有客户来”。有次员工跟他说“老板,我们可能撑不下去了”,他却说“别这么说,我们再坚持一周,肯定会有转机”。结果真的在第七天,有个客户看到他们的宣传,主动找上门合作,公司才算活了下来。 后来他跟我说:“我不是盲目乐观,是知道说话的重要性——如果我天天说‘我们要倒闭了’,员工就会没信心,客户也会觉得我们不靠谱,最后真的会倒闭;但我多说‘会有转机’,大家就会一起想办法,转机自然就来了。” 你看,语言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它是你给大脑的“指令”,是你给身边人的“信号”。你说“会好的”,大家就会一起努力让事情变好;你说“没希望了”,大家就会一起放弃,最后真的没希望。你的嘴,其实是你人生的“方向盘”——往哪说,人生就往哪走。 3. 改命从“改话”开始:5句“福话”替换术,每天说,运气会上门 其实改命一点都不难,难的是你不愿意“改嘴”。不用你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要把每天说的“苦话”换成“福话”,坚持一周,你就会发现:心态变好了,身边的人变亲切了,连运气都变好了。 接下来请细品我分享的5个最实用的“福话”替换术,每个都能帮你把“坏运气”换成“好机会”: ① 把“我做不到”换成“我先试试” “我做不到”是最伤人的“否定话”,一出口就断了所有可能;而“我先试试”是给人生留“出口”——哪怕最后没做好,你也能学到经验,下次更容易成功。比如同事让你帮忙做PPT,别说“我做不到”,说“我先试试,可能需要你指点一下”,慢慢你就会做PPT了,还能多一项技能。 ② 把“烦死了”换成“我需要静一静” “烦死了”是在宣泄情绪,只会让你更烦躁,还会把负面情绪传给身边的人;而“我需要静一静”是在解决情绪——你会主动找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喝口水,慢慢就冷静下来了。比如孩子哭闹时,别说“烦死了,别吵了”,说“妈妈需要静一静,你也先坐一会儿,我们等下再聊”,孩子会觉得被尊重,你也能冷静处理问题。 ③ 把“都怪你”换成“我们一起想办法” “都怪你”是在推卸责任,只会让矛盾越来越大;而“我们一起想办法”是在解决问题,能让身边的人跟你站在一起。比如跟伴侣吵架时,别说“都怪你,忘了接孩子”,说“现在先去接孩子,我们回来一起想办法,下次怎么记着”,矛盾会很快化解,感情也会更好。 ④ 把“我真倒霉”换成“这次没做好,下次注意” “我真倒霉”是在给人生“贴标签”,会让你越来越消极;而“这次没做好,下次注意”是在总结经验,会让你越来越进步。比如丢了钱包,别说“我真倒霉”,说“这次没看好钱包,下次出门把钱包放好”,慢慢你就会养成细心的习惯,不会再丢东西。 ⑤ 把“没人帮我”换成“我可以主动问问别人” “没人帮我”是在“等救援”,只会让你越来越被动;而“我可以主动问问别人”是在“找机会”,会让你越来越主动。比如工作遇到难题,别说“没人帮我”,说“我问问李哥,他之前做过类似的项目”,慢慢你就会积累人脉,遇到问题也有人帮。 这5句话看似简单,却藏着“改命”的关键:你说的话变了,心态就变了;心态变了,行为就变了;行为变了,人生自然就变了。比如你每天说“我先试试”,慢慢就会越来越勇敢,敢争取机会;每天说“我们一起想办法”,身边的人会越来越愿意帮你,人脉也会越来越广。贵人越来越多! 最后在唠叨几句:我想说我们的嘴,是最好的“” 有人总说“我命不好”,却忘了:命好不好,其实藏在你每天说的话里。你说的每句“谢谢”,会让别人更愿意帮你;每句“加油”,会让自己更有动力;每句“会好的”,会让人生更有希望。 语言不是“玄学”,是心理学里的“吸引力法则”——你说正面的话,就会吸引正面的人和事;你说负面的话,就会吸引负面的人和事。就像你对着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也会笑;你对着镜子哭,镜子里的人也会哭——你的人生,就是你说话的“镜子”。 从今天起,做个“会说话”的人:别再说“我不行”,要说“我试试”;别再说“烦死了”,要说“我需要静一静”;别再说“没人帮我”,要说“我可以问问别人”。慢慢你会发现:身边的贵人多了,机会多了,连运气都变好了。 毕竟,你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给人生“下单”——你下“苦单”,人生就给你“苦日子”;你下“福单”,人生就给你“福日子”。不如从现在开始,给人生下一份“福单”,让嘴,成为你最好的“”。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开始“改话”不妨让自己先慢下来,静下来,对着镜子先说一句:“亲爱的你今天真漂亮!”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