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勤则儿懒”,这句话道破了家庭教育中“过度包揽”的弊端。真正高明的父母,从不会时刻以“全能者”姿态出现,反而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装弱”“装懒”“装笨”——不事事亲力亲为,不处处彰显能力,而是主动让出成长空间,让孩子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价值。 这种“示弱”并非真的无能,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策略。当孩子努力尝试时,父母不急于干预,而是做最坚定的“加油者”,给予认可与鼓励;当孩子陷入懈怠、缺乏动力时,父母不指责施压,而是做耐心的“打气者”,帮他重拾信心;当孩子被烦恼困扰时,父母不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做专注的“倾听者”,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当孩子燃起奋发的斗志时,父母不吝赞美,而是做热烈的“喝彩者”,为他的勇气与决心喝彩。 父母的适度示弱,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它能打破“父母万能,孩子无能”的固有认知,让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我可以”“我能行”,从而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与责任感。比起事事代劳的“勤快”,这种懂得进退的“智慧”,更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被信任、被需要的氛围中,一步步成长为独立、自信、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