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深度关系,都离不开两个鲜活个体互相磨合,而磨合的过程,必然产生冲突。表达攻击性,看似是对关系的破坏,其实是一种更深的珍视和在意。敢于释放攻击性,袒露彼此最真实的样子,这才是一段真正深度关系的开始。 当一个人失去了攻击性,便失去了真实,而真正的爱与亲密,也会因此不复存在。深度关系中,情绪最真实,尤其是那些让我们愤怒、委屈、痛苦、脆弱、焦虑、嫉妒的情绪。这些情绪,其实当人的关系走到深处,无论如何都会产生,因为我们都是本身内心有洞且不完美的动物,体会到爱就会产生依赖,感受到照顾就会想要索取,被信任了就会忍不住去控制。 一旦情感积压到一定程度,关系中的裂痕便会显现出来,可能通过冷战、沉默、甚至突然的爆发来表现。攻击性就是亲密关系生命力最直观的体现。当负面情绪被激活时,那些被掩藏住的内在世界才真正有可能展现——通过关系的存在,我真实看到了你,而你也真实看到了我。 当然,攻击性并不等同于找茬,而是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做褪去伪装的自己。这个过程中一定存在其中一方受够了,或者再也不想忍了,情绪被压抑,内心不满的阈值到达了顶点。人要是处在这种要靠压抑才能维持的关系里,很可能陷入一种虚假的和谐中,彼此的情感和需求越来越不对等,最后既得不到滋养,也不会长久。 因此,亲密关系中的攻击性, 恰恰是暴露问题、促进沟通的信号,它提醒我们: 真正的和谐,源自于勇敢地面对冲突,并通过适当的沟通与调整,重新找回彼此的理解和连接。 那些无法避免的观点交锋、无法隐藏的糟糕情绪,都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讲,关系里那个对的人,会和你一起认真分析到底问题出在哪,是谁僭越了底线,是谁疏忽了情绪。 哪怕经历磨合的痛苦和不解,只要对方也怀着一样的心态和你相处,关系反而会开始在磨合中变得坚固,最后渐进升级为难得的缘分。这样一来问题才会一次性得到彻底解决,你所介意的事,对方会真心意识到这样不好,认知也就拉齐了,关系里的雷也排掉了。 真正深刻的关系,是在表达攻击性的同时,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爱与联结。这种能力使亲密关系更真实、更有力量。 亲密关系的核心,便是学会在彼此的攻击性中存活,接住彼此,相信命运之网会给我们带到更好的地方,找到平衡与成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