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大脑真正休息,得先明白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体力劳动累的是身体肌肉,靠深度睡眠能快速修复,还越好睡;而脑力劳动消耗的是大脑的注意力、精神能量和心力,即便身体休息,大脑后台仍在运转,若不先安抚好,睡觉质量也不高。 而且,娱乐不等于真正的休息。下班后追剧、打游戏等解压方式,看似不动脑不耗体力,实则是用高密度、快节奏的碎片化低质量信息轰炸大脑,让注意力持续切换,加速精神疲劳,短暂兴奋后还会留下空虚愧疚,神经兴奋物质持续分泌也会让情绪高度唤醒,更难入睡,结果越玩越累。 真正的休息是“换脑子”,大脑除睡觉外,需要的是不同脑区轮流工作来恢复。逻辑或创造型工作者下班后别盯屏幕,可去公园散步、撸猫、养花,或冥想、听舒缓音乐;事务性工作者下班后可学外语、弹琴、运动、做手工,给大脑新鲜感,休息时要远离手机,避免注意力被碎片化信息榨干。 还可以动起来给大脑“扩容”,运动是更彻底的“换脑子”方式,能提升专注力、言语流畅性等思维能力,缓解焦虑低落情绪,让身体更易进入深度睡眠,哪怕几分钟俯卧撑、瑜伽等也有作用。 另外,要变“被动休息”为“主动休息”,别再报复性熬夜、周末补觉,应工作45 - 60分钟小休息5 - 10分钟,午后打盹,上午和下午各留半小时大休息,休息时别刷手机,可倒水、伸懒腰、看窗外,给大脑真正的喘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