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情侣之间没法“讲明白”道理

当伴侣之间发生争执,你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和对方“讲明白道理”时,那种挫败感足以让人崩溃。但今天,我们不妨先放下对“对错”的执念,从一个更底层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在感情关系当中,所谓的讲不通道理,更多的情况下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甚至可能是一种理性与另一种理性的碰撞。这本质上是两套独立的内心系统,上演了一场“程序冲突”。 一、 冲突的根源:不是“不讲理”,而是“理不同” 要理解这种冲突,首先要接受一个基本前提: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都由其内在的“心理系统”所驱动。 这个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 初始参数:原生家庭、成长经历等等。 核心算法:价值观、信念体系等等。 算力分配:处理问题时,理性与感性的优先级等等。 当一件事发生,比如一方(A)因为另一方(B)频繁迟到而感到愤怒。 A的系统运行过程可能是:“他又迟到(初始参数)→ 他的行为意味着‘我不重要’(核心算法:重行为表征)→ 输出结果:失望和愤怒。” B的系统运行过程则可能是:“路上太堵了(初始参数)→ 我拼命赶过来是为了见面(核心算法:重意图)→ 输出结果:委屈和不解。” 此时,如果A试图用她的“算法”(“你为什么总是不重视我?”)去跟B“讲理”,在B听来,这无异于对牛弹琴。因为B的系统里,根本没有“迟到=不重视”这条代码。他只会觉得A“不可理喻”。而且更常见的情形是,此时由于可能经历过的争论,致使双方或一方情绪激动,A/B的“道理”B/A根本就“没有接收到”或“没接收完整”。 因此,冲突的本质,是两套运行逻辑不同的内在系统,输出了无法兼容的结果。 请注意:以上“迟到”只是一个简化的案例,用以清晰说明冲突的机制。您遇到的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或极端——可能是消费观念的巨大差异,或是育儿理念的根本对立等等。但其底层原理是相通的,都源于双方“初始参数、核心算法、算力分配”这三大要素的不同所导致的“系统不兼容”。用一个更通俗的词来概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三观不合”。 二、 无效策略:为何执着于“讲道理”会适得其反? 当“讲道理”走不通时,人们常会滑向两个更具破坏性的目标: 目标一:不惜一切代价证明“我是对的” 路径:不断翻旧账、寻找逻辑漏洞、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企图在辩论上彻底压倒对方。 (第一条和第三条可能还能因人而异从而避免,但是第二条,强调理性思考的人,中招率“几乎100%”) 后果:即使你在理论上赢了,你在关系上也输了。 对方可能会因感到被羞辱而沉默(冷战),或因被激怒而猛烈反击(热战)。这只会让系统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目标二:追求“你必须深刻认错并保证永不再犯” 路径:不满足于表面道歉,要求对方从思想根源上扭转其“算法”。 后果: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改变一个人的核心算法(价值观)是极其困难且漫长的,这种要求只会让对方感到窒息和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逃避或欺骗。 执着于用“道理”让对方屈服,相当于试图用自己的操作系统去覆盖对方的操作系统,这注定会引发最强烈的抵触,不可避免的触发人类的“潜在心理防御机制”,因为这相当于否定了对方赖以生存的整个认知世界。 三、 有效策略:从“系统对抗”切换到“项目合作” 第一步:对内明确——你的“项目目标”是什么? 请诚实地面对自己,目标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证明自己的“道理”才是对的。 但请清醒地认识到,这几乎是个悖论。能通过纯粹讲理就达成共识的伴侣,往往根本不会陷入激烈争吵。一旦争吵开始,情绪已然上头,对方的“接收器”已经关闭,这个目标基本就注定无法实现了。(当然存在很少数的,即使激烈争论了,最终还能互相把道理讲明白的情侣,在这里首先要恭喜你们,你们就是那少量的俗称三观合得来的情侣,这非常让人羡慕) 2. 让对方道歉并保证不再犯,在情侣关系当中追求“完全胜利”。 非常难且不推崇,这要求你拥有绝对的“家庭权利”和大量的“你的道理是“对的”的过往证明”作为背书,且接受对方长期压抑自身可能带来的隐患。即使如此也不保证成功,它可能指向的是“更泥泞的泥潭”或彻底的结束关系,因为这本质上已经不是“讲道理”了,而是一种“彻底的压服”。 3. 结束争吵,恢复和谐。 相对而言,这可能是“成本”最低、最易实现的目标。它的核心是优先修复正常有效的沟通,而非执着于事实对错。 4. 结束关系,“老子/老娘和他/她过不下去了”。 如果你的真实评估结果在此,那么此时的争执已失去意义。目标应转变为“开诚布公的表明最终决定”。 无论如何,请务必诚实地面对自己,选择那个你真正想要且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不同的目标导向完全不同的行动路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但代价和结果天差地别。 前两个目标往往会使冲突升级,将双方拖入“系统对抗”的泥潭。而后两个目标则更侧重于“解决问题”本身。 如果您的目标是4(结束关系):那么策略不再是“协作邀请”更不是“赢得争吵”,而是开诚布公、清晰、冷静、坚定地表达你的诉求,为这段关系画上句号。 如果您的目标是3(修复关系):那么请继续下一步。 第二步:对内评估——你的“合作筹码”是什么? 问自己:“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愿意率先付出什么来启动合作?” 任何时候,任何关系,合作都是需要诚意的。这个筹码可以是一次主动的台阶、一个拥抱。率先付出不是认输,而是掌握关系主动权的智慧。 第三步:对外邀请——提出清晰的“协作方案” 当你的内心完成了前两步的确认,便可以将思考和诚意,转化为一个 “目标-付出-邀请” 的协作式提案。 当你的目标是“恢复和谐”时: “我想要咱们别吵了,好好享受这个周末(目标),我愿意现在不去争谁对谁错了(付出),你能否和我一起看部电影,把这事儿先翻篇?(邀请)” 当你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时: “我想要家里能保持整洁,这样我们都舒服(目标),我愿意负责倒垃圾和叠衣服,也理解你工作累(付出),你能否一起试试,把你用完的餐具顺手放进水池?(邀请)” 这一策略的底层逻辑是:人的本能会抗拒被说服,但倾向于参与合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先给出对方台阶。而能给出多少步台阶,取决于你有多想达成目标。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