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人的人生”还给他人,是对自己最大的放过 很多人总忍不住替身边人“操心”:孩子选什么要管,伴侣换什么工作要干涉,朋友处什么对象要指点——但其实,“他人如何选择、承担怎样的结果”是他人的课题,你的“过度介入”不是帮,反而会让对方失去成长的机会,也让自己困在“费力不讨好”的内耗里。 就像有些家长说“我每天催孩子写作业,自己急得睡不着,孩子却越来越抵触”——试着把“孩子写作业”的课题还给孩子:告诉他“作业是你的任务,你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而不是替他焦虑、替他规划。当你不再纠结“他为什么不按我的想法做”,反而能腾出精力关注自己的课题,比如“如何让自己睡前不焦虑”“如何过好自己的一天”。 #课题分离不是冷漠,是清醒的边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