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比较”是很常见的事,核心是帮他把“和别人比”的注意力,转成“和自己比”,同时教会他客观看待差异,不用急着批评“你怎么总跟人比”,试试这3个具体办法: 1. 先“共情接纳”,再“引导视角”:孩子说“同学的玩具比我好”“他考得比我高”时,别先怼“你怎么只看别人好的”,先顺着说“妈妈知道你觉得他的玩具很酷/考得好很厉害,换作是我也会羡慕”。接纳他的情绪后,再引导他看自己:“不过你上次拼积木拼得比之前快多了,这也是你的进步呀”,把“比输赢”换成“看成长”。 2. 用“具体对比”代替“笼统羡慕”:如果孩子总说“别人比我强”,帮他拆成具体细节——比如孩子羡慕同学画画好,就说“他画的小动物眼睛很圆,你画的小草颜色涂得特别均匀,你们各有各的好看”;羡慕同学跑步快,就说“他跑步像小猎豹,你跳绳比上个月多跳了10个,咱们也有擅长的事”。让孩子明白“每个人有不同的优点,不是谁比谁好,而是各有特点”。 3. 别在孩子面前“隐形比较”:家长自己要少说“你看隔壁小明多听话”“表姐这次又考第一”,这种无意的比较会让孩子觉得“只有比过别人才优秀”。反而多夸孩子“和自己比”的进步,比如“你今天主动收拾书包,比昨天不用妈妈提醒,进步啦”,慢慢让他形成“跟自己比就好”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