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常遇沟通困境: 想好好交流却“鸡同鸭讲”,难达共识甚至引发冲突? 问题可能是你们不在同一沟通频道, 而 **沟通漏斗模型** 能帮你理清。 ––––––––––––––––– 沟通漏斗 5 层小宇宙 (从上到下,滤镜越来越厚) ① 情绪层(最顶层) 被愤怒/委屈淹没,事实彻底失真。 例: “老板针对我!” ② 感受层 加入“我觉得”“我受伤”,事实再模糊。 例: “被公开批评,我感到难堪。” ③ 想法层 给出判断、建议,滤镜 +1。 例: “如果提前问我,就不会出错。” 带上个人偏好,立场先行。 例: “这种细节根本不重要。” ⑤ 事实层(最底层) 客观事件,可验证、无评价。 例: “周二报告第 3 页数据有误。” ––––––––––––––––– 一键回归事实 · 3 步曲 1️⃣ 觉察:先问自己“现在在第几层?” 2️⃣ 过滤:把情绪/感受/想法写在便签,先存盘。 3️⃣ 降落:用“我观察到…”句式,回到第 ⑤ 层。 ––––––––––––––––– 场景小剧场 情绪层: “老板就是想炒我!” 事实层: “老板指出报告数据 2 处错误,建议周五前修订。” 情侣分歧 感受层: “你根本不在乎我!” 事实层: “昨晚我 20:30 到家,没收到你消息。” ––––––––––––––––– 查理·芒格说 “掌握思维模型,你会更聪明。” 把沟通漏斗装进背包, 下次僵局,先一起“降层”—— 让事实做灯塔,共识不再迷路。 今日小练习 写下最近一次冲突的一句话, 用箭头把它一路“剥”到事实层, 看看滤镜褪下后,问题还剩多少? —— 沟通不在声高,在层对齐。 一起滑到第 ⑤ 层,好好说话,天天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