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抑郁的孩子离不开手机?

很多家长问我:“孩子都抑郁了,还整天抱着手机不放,是不是没救了?” 真的别再误会孩子了。手机不是让他堕落的“毒药”,而是他在黑暗里抓住的“浮木”。 孩子藏在手机里的3个心理需求 1. 求认可的出口:现实里考砸了被批评、分享想法被忽视,可在网上发一张画、说一句心里话,会有人认真点赞评论。对他来说,这不是“沉迷虚拟”,是在找“我值得被看见”的证据。 2. 情绪的安全区:抑郁时的低落、敏感,在家人面前不敢表露——怕被说“矫情”,怕让父母担心。但在手机里,他可以匿名倾诉,和同频的人抱团,不用假装“没事”,不用逼自己“坚强”。 3. 掌控感的小天地:生活里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他说了不算。可手机里玩什么游戏、刷什么视频,全由自己决定。这种“我说了算”的感觉,是他对抗无力感的最后底气。 家长该怎么做?别硬抢,先“接住” - 停掉指责,换个问句:别说“你就知道玩手机”,试试“你刚才看的内容好像很有意思,能和我说说吗?”先走进他的世界,再谈引导。 - 给现实补点“甜”:如果他喜欢拍风景,周末陪他去公园拍;如果他爱聊动漫,花几分钟了解他追的番。用具体的陪伴,让他知道“现实里也有在意我的人”。 - 允许“暂时依赖”:别逼他立刻放下手机,就像没人能瞬间走出泥潭。给他时间,同时告诉他:“手机可以陪你,但我更想陪你一起面对难事儿。” 真正能拉孩子出来的,从来不是夺走他的“浮木”,而是成为他更安心的“岸”。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