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冒充者恐惧心理”吗?

由于我们曾经努力让他人认为,我们比真实的自己更有天赋、更胜任某项工作,所以我们认为自己不属于某个地方的这种心理是很普遍的。我们多数人这样想过,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有过这种想法,这不是简单地怯场或者表演焦虑,而是一种认为自己滥竽充数、得到了不该拥有的东西,将来某个时候会被人揭穿的想法,这种想法有时候会让人崩溃。心理学家称这种想法为冒名顶替综合症,也可称冒充者恐惧心理综合症。 冒充者恐惧心理使我们左思右想顾虑重重。它迫使我们把精力集中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然后思考这些评价将会如何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总是担心自己没有准备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不断反思自己5分钟之前说过的话,不断揣摩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冒充者恐惧心理偷走了我们的力量,阻碍我们找到存在力,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属于这里,你怎么能让其他人信服呢?存在力和冒充者恐惧心理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不同面,而我们就是这枚硬币。 我们要么贬低自己工作的价值,认为他没有真正的意义,要么忽视了我们能做好某件事的原因,认为自己是个骗子,侥幸获得成功不配拥有这样的好运气。在低估自己的成就的同时,我们还会夸大自己的失败,我们以偏概全,因为我们不遗余力地强化自己不可告人的认知——我们毫无价值。如果我们成功了,是因为我们的运气好,如果我们失败了,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不够。 让人感觉残酷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获得成就无法治愈这样的症状。事实上成功还会加剧这种恐惧心理。我们矛盾重重,一方面怀着崇高的愿景,另一方面却在自轻自贱。我们为自己定下一个高不可攀的标准,以揭露软弱无能的真实自我。 当我们感觉自己像骗子的时候,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内在的持久的因素,比如天赋和能力,而是相信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如运气。我们不认可自己的成功,反而远离它们,从而将成长所需要的重要支持和帮助拒之门外。 当我们受困于这样的症状时,我们会把自己置身于多么容易受到伤害的境地,开始怀疑自身价值的时候,就很容易相信他人质疑的声音。 这些自我贬损的行为让我们无情的苛责自己,浪费了精力,无法专注,甚至在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进而从根本上使我们确信,我们无法在自己最擅长、最热爱的事情上表现良好,从而引导我们走向失败之路。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