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累休息就能解决

不是所有的累,休息都能解决 深夜躺在床上刷手机到眼酸,白天却对着电脑发呆,很多人把这种状态归咎于“没休息好”,可补觉后依旧提不起劲——原来,有些疲惫从不是休息能治愈的。 生理上的累,是身体发出的直白信号。跑十公里后的肌肉酸痛、加班到凌晨的眼皮打架,睡一觉、吃顿热饭便能缓解,这是身体能量消耗后的自然修复。但更多时候,我们的累藏在情绪和心理里。 是“内耗型累”:反复纠结未完成的工作,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哪怕坐在沙发上无所事事,大脑也在不停“反刍”焦虑,这种精神上的空转,休息只会让杂念更清晰。是“意义感缺失的累”:每天重复机械的流程,找不到工作的价值,看不到生活的盼头,即便躺着不动,内心的荒芜也会让人感到沉重。是“孤独的累”:身处人群却无人倾诉,难过时只能自己扛,这种情绪的积压,不是睡觉能消化的。 真正的治愈,从来不是被动休息。面对内耗,试着把“想太多”换成“做一点”;面对迷茫,从一件小事里找成就感;面对孤独,主动和人说一句“最近还好吗”。比起躺着等疲惫消失,找到累的根源,才是和自己和解的开始。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