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的“弯路”都是在储备能量

常有来访者问:“那些绕远的路,到底有什么用?”其实我自己也曾这样怀疑。 曾听一个来访者表述:10岁扛着铜烟斗在西门町摆摊,高工时半工半读在铁工厂当“黑手”,后来做过三温暖服务生、保险员,跑过陌生推销,也在剧组记过场记、杂志社当过实习生。年轻时的工作像一盘散沙,直到26岁创办唱片公司,以为终于走上“正轨”,却又摔进低谷。 可如今回头看,那些看似无关的经历,全是伏笔:摆摊练出的察言观色,帮他后来懂怎么和不同的人相处;铁工厂的辛苦,让他在低谷时更能扛;剧组、杂志社的细碎工作,悄悄培养了他对内容和美的感知。就连跌落谷底的日子,也推着我走出另一条路——出书、教书、用艺术帮更多人整理生活。 就像那位经历过很多份“不体面”工作的来访者,后来在社区做艺术疗愈时才发现,从前在工厂画零件的底子、在餐厅和人聊天的耐心,全成了现在最有用的能力。 所以如果你正迷茫,记住三件事: 1. 别嫌弃过去的工作或关系,哪怕再细碎,都是你人生的“素材库”。 2. 遇到混乱别慌,试着用喜欢的方式整理——比如写下来、画出来,让“变美”成为解决问题的思路。 3. 偶尔和人说说你的经历,你的故事,可能正好照亮别人的路。 最后一起告诉自己:“我用走过的痕迹照亮别人,用美感整理混乱,用合作造星光。”那些你现在看不懂的曲折,终会连在一起,变成专属于你的、最亮的人生星图。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