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焦虑,偷走孩子的健康与勇气

女儿又感冒了,咳嗽声断断续续,鼻涕擦了又流,额头还带着点微热。看着她蔫蔫的样子,我心里揪得慌 —— 再过几天就是月考,而我猛然想起,过去几次重要考试前,她总会这样 “准时” 生病,这绝非巧合。原来,让她反复感冒的,不只是季节的病菌,更是藏在心里的重重压力。 我坐在她床边,轻声问起对考试的看法。女儿攥着被子,小声说出一连串 “怕”:“怕复习漏了知识点,怕考不过同学掉名次,更怕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白费力气。” 每一个 “怕” 字,都像小石子砸在我心上。我忽然明白,这份焦虑早已不是简单的情绪,它悄悄化作了躯体症状,用感冒的方式疏解着她扛不住的精神压力。而我之前的慌乱与担心,不过是和她一起陷入了 “怕” 的漩涡,怕她考不好,更怕她被压力击垮,从此对学习失去信心。 冷静下来后我才想通,焦虑本是人之常情。就像德国精神病学家所说,没有焦虑的生活并非我们真正需要的 —— 适度的紧张能让她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对结果的期待也能帮她保持学习热情。可一旦超过了 “度”,这份情绪就会变成负担,压得人身心俱疲。 我试着换了种方式问她:“如果咱们把考试当成一场闯关游戏,不用想太多结果,你还会这么怕吗?” 女儿愣了愣,慢慢露出点笑容:“那样的话,好像就不怕了。”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作为家长,与其围着孩子慌乱打转,不如蹲下来陪她直面 “怕”:和紧张聊聊天,问问它到底在担心什么;把焦虑当朋友,理解它背后的期待与不安。 别让负面情绪困住孩子,也别让家长的焦虑加重孩子的负担。帮她把焦虑一点点转化成向前的能量,让她在最好的花季里,能笑着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担心!”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