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家庭“难念之经”,寻破局之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老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家庭隐秘的大门。每个家庭看似平静的湖面下,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 先来说说我朋友阿明家的故事。阿明父母那一辈,家庭经济并不宽裕。阿明的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阿明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对父亲的印象更多是电话里那个有些陌生的声音。 等阿明长大成家后,父亲也老了,回到家中安享晚年。可这时问题出现了,父亲因为长期在外,和阿明母亲之间的交流变得生硬而稀少,两人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拌嘴。有一次过年,家里准备年夜饭,阿明母亲让父亲帮忙择菜,父亲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没动,阿明母亲一下子就火了,数落父亲这么多年不管家,现在回来还这么懒。父亲也觉得委屈,自己辛苦打拼这么多年,现在休息一下还不行。阿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含辛茹苦的母亲,一边是为家奔波的父亲,他不知道该怎么调和两人的矛盾。 这经难念在家庭成员之间长期积累的情感沟壑与沟通不畅。长时间的分离让父母之间缺乏亲密感,沟通时容易带着情绪,而阿明作为中间人,又缺乏有效调解的经验。 再看看邻居张姨家。张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性格外向,早早出去闯荡,在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小儿子性格内向,留在家里附近找了份安稳的工作。张姨心里一直觉得小儿子没出息,总是在小儿子面前夸赞大儿子。小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母亲偏心。 有一回家庭聚会,大儿子在饭桌上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说得眉飞色舞,张姨满脸骄傲。小儿子默默地吃着饭,一句话也插不上。等大儿子说完,小儿子忍不住说:“妈,你就知道夸哥,我每天守在你身边,你怎么就看不到我的好。”张姨愣了一下,说:“你哥有本事,你也得努力啊。”小儿子气得饭都没吃完就走了。 在这个家里,难念的经是父母对子女不恰当的比较与情感忽视。张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语给小儿子带来了伤害,她以单一的标准去评判两个儿子的价值,破坏了家庭原本应有的和谐氛围。 那面对这些难念的经,该如何化解呢?像阿明家,阿明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活动,比如周末一起去郊外野餐,创造父母相处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阿明可以引导父母回忆过去一起经历的美好时光,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阿明要分别和父母谈心,让父亲知道母亲这些年的辛苦,也让母亲理解父亲在外打拼的不易。 而张姨家,张姨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对小儿子的态度。她可以多关注小儿子生活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小儿子也要主动和母亲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母亲了解自己的感受。在家庭聚会时,大家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每个人都有平等表达的机会,避免出现一方主导话题的情况。 每个家庭的“经”虽各有不同,但只要家庭成员之间愿意用心倾听、坦诚沟通、互相理解,再难念的经也能找到念顺的方法。家庭就像一艘在生活海洋里航行的船,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调整好风帆的方向,才能避开暗礁,驶向幸福的彼岸。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