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阿德勒心理学从来没有教我们躺平

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最近心理学盛行,似乎在物质极大丰盛没有了饥饿困扰的时代,追求心灵成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是好事。比较抑郁症愈演愈烈,似乎每个人都能和焦虑或者抑郁多多少少挂上钩。

这是个好事 ,至少知道自己有问题,去寻求诊断和治疗。就好像喝醉酒的人往往说自己没醉,越是觉得自己没问题却浑身都是问题的人 才是 问题最大的那个。

之前心理学派的泰斗只有几个,成名的心理学者也就是那么几个,比如张德芬,比如 武志红。但是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似乎看了 几本书,听了几个讲座,再加上AI的添油加醋,似乎人人都可以来指引人生 了。

现在的导向分两种。一种是创造焦虑,一种是躺平没错。

初识阿德勒,再加上《被讨厌的勇气》解读,似乎做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就是最正确的选择,让无数躺平了的人 如获珍宝。

我不合群,没关系,做真实的自己。我不愿和别人交流,没关系,众人皆醉我独醒。我说话难听,没关系,勇于表达自己 。我被人讨厌,没关系 ,课题分离,那是别人的课题,不必放在心上。

这真是阿德勒想要告诉我们的吗?显然不是。就像教员所写的矛盾论,从来不是说避免发生矛盾,而是矛盾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就像你觉得职场交往让人难以忍受,辞职在家。不是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消失了,而是重新转移为新的矛盾,仍然会困扰你的生活。

再去读一遍阿德勒,他从来没有教我们躺平,而是对我们有更严格的要求。他从来不是安慰弱小的我们,而是教会我们去强大。 奋斗吧,人们。从现在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