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婚恋里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文章中提到的故事都是经过当事人允许的 今天说一说在婚恋里特别常见,也特别悲惨的一种现象,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们身边很多的人都有,不仅是恋爱,更是在婚姻里。 在婚恋里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般指的是,在感情里遇到不对的人,而明明知道是不对的人,明白双方不合适,并且对方也不想和自己合适,却总是狠不下心来一走了之,在婚恋里屡次受伤,对方多次说谎或者劈腿,或者承受言语或者肉体的暴力,却还依然死心塌地的爱着对方,只要能够得到一丝的温情活着甜蜜,就能说明自己依然是被爱的,无止境的纵容和没有底线的退让,也造成了对方变本加厉的行为,最后双方都陷入到了相爱相杀的深渊中。 我有一个同事小彤 她今年30刚出头,和老公结婚四年,女儿一岁半,夫妻两一直在一线城市打拼孩子就放在农村的老家,据她说老公从结婚的时候开始就变了一个人。 小彤事业上很能干,婚前也漂亮,老公追自己的那会儿特别的殷勤,自己没有钱,也会尽可能的满足小彤,也正是因为这样,小彤以为找到了一个终生对自己好的男人,不到半年就结了婚,可婚后生活却完全变了样。 老公开始冷淡,也会经常想办法问小彤要钱花,却拿着钱出去和朋友玩,常常回来的很晚,小彤说的比较多老公就会指责小彤不懂自己,不支持自己出去应酬,不支持自己发展事业等等。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一边倒说小彤的老公很渣,但这种生活整整维持了四年,小彤甚至在想如果可以给老公生个孩子会不会更好,如果不是最近发现老公好像在和一个稳定的妹子聊天,还不会觉得自己的婚姻早就需要干预和扭转。 用小彤的话说,老公虽然没钱、爱和别人玩、不理孩子、不和自己交流、和父母的关系差,但是每一次出去和朋友吃饭都会给自己打包一些食物回来,所以想知道老公是不是出轨了,还有没有机会让他回心转意。 在小彤心里,糟糕的关系,也好过脱离这段关系,因为关系里尽管都是刀子,可偶尔的一块糖也是比一切都甜。 这种会造成自己的糟糕关系里依然坚定走下去,并且会纠缠更严重的心理现象,往往被称为“斯德哥尔摩”,也是受害者爱上施暴者,进而转化为施暴者一起危害彼此关系的情况。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也比较多,比如自我框架比较脆弱,不健康的依恋关系,被爱需求长期的不满足,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不甘心就此放手的心理等等,需要细究会有很多深层次的因素,不在这里展开讨论。 可我们要脱离这种情况,默冰倒是可以给大家几点意见: 1、对“爱”正确的认知 很多“斯德哥尔摩”的人,会将互动和链接都等同于爱,比如大多数人认为对你好是爱,可这部分人会认为哪怕伤害你,也是爱,因为这个人只愿意伤害你。 爱也不等于拯救,很多人无法脱离不健康的依恋关系,会打着“我想拯救他,他离开了我可怎么办”的旗号,也正是因为这样,会在关系里希望矫枉过正,自己也变成了施暴者。 爱的本质其实是满足了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我们不可能真正的成为所有关系里的主角,但是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可以是彼此的男女主角,所以亲密关系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的归属感,在爱人眼里我们也是有价值的,因此好的亲密关系是会让我们这两方面不停地得到正面的加强,而不是越来越感觉不被重视,总是徘徊在被甩边缘。 亲密关系不代表所有关系。不敢脱离于不健康的依恋关系的人,往往也会放大脱离关系的恐惧,他们也会认为如果我没有了这段关系,那么我可能是没有人爱了,什么都做不好,会被全世界抛弃,但亲密关系不等于所有关系,而且亲密关系也不只是和某个人才能产生。 亲密关系一定是满足了自我需求的。默冰常常会和委托人说,恋爱也好,婚姻也好,满足的其实都是自己,比如我们想对对方好,其实是因为我们愿意这样,我们希望这样维护关系安稳,先满足的一定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所以本着这个想法,更有助于脱离不健康的依恋关系。 2、戒“套牢”及时止损 什么样的关系是需要止损的呢? 默冰在指导委托人的时候,有一些情况,我会提供离婚的可能性供委托人选择。 比如两个人三观严重不一致,并且对方很长时间都没有想要调整或者维持的意愿,那么感情成为独角戏,是很难修复的,也许修复的成本远远高于重新开始的成本,当然这个时间是根据你们关系的时长判断。 是的,亲密关系也是需要计较成本的,而且无论是谁,都是在权衡成本,只是关系好的时候我们是赢利的,豁达的人不计较。 情感好似股票,投入的很多了,突然跌停,你总会希望峰回路转补仓也许还能赢一下,可是之后发现继续跌,再投入就会破产了,那么也许需要割肉让自己出来,否则再多的不甘心,就会变成更大的损失。 如同安宰贤和具惠善的离婚闹剧,具惠善曾经也是收获了网友一边倒的支持和同情,却轮流转,又成了新一代“祥林嫂”的代表。 我们都不希望遇到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但一旦遇上了,要及时调整,为自己赢得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不要被不健康的关系拖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