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记忆扭曲现象。当你目睹一件事(如车祸)后,如果接收了带有误导性的信息(如提问者问“两车相撞时速度多快”),你之后的记忆可能会被“污染”,将原本看到的“停车”标志记成“让行”标志。这揭示了记忆并非可靠录像,而是可以被篡改的重构过程。 你更容易喜欢上那些经常出现在你面前的人或事物。这种纯粹的“曝光”本身就能增加好感度,无需互动。这解释了为什么广告会重复播放,以及为什么同班同学或同事之间更容易产生吸引力。 在集体讨论中,群体成员为了达成共识,往往会压抑不同的、非主流的意见,导致决策变得比个人决策更冒险或更偏激。这提醒我们,高度一致的团队反而可能缺乏批判性思考。 (Bystander Effect) 在紧急情况下,现场旁观者数量越多,任何人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反而越低。因为责任被分散了(“别人会帮忙的”),每个人都在观察他人的反应来判断情况是否紧急,导致集体性的冷漠。 (Dunning-Kruger Effect) 能力不足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厉害,因为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不足(“无知者无畏”)。相反,真正有能力的人却可能低估自己,因为他们懂得太多,深知知识的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