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学习, 爱是高能量的给予, 爱是自身充满光辉。 1.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人类的根本困境是意识到了自身的分离性——作为独立的个体,与自然、与他人是分离的。正是这种分离带来了我们无法忍受的孤独和焦虑。 爱,就是克服这种分离感,实现与他人融合的渴望。 真正的融合,不是失去自我(如集体主义或屈从于他人),而是在保持自身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与他人合为一体。 2. 成熟的爱的基本原则: “给予” 。 “给予”是爱的核心。“给予”不是牺牲、放弃或剥夺,而是力量的最高表现。 · 我给予,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活力。 · 给予的不是物质,而是生命力——快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悲伤……你生命中最有活力的一切。 · 在给予的过程中,双方都体验到生命的升华和充盈。“给予”比获得更快乐。 3. 爱的要素 所有形式的爱(兄弟之爱、母爱、性爱、自爱、对上帝的爱)都包含着一些基本要素: · 关心:主动关怀所爱之人的生命和成长。 · 责任:自愿对另一个人的需要作出回应。 · 尊重:“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意味着你爱一个人,是让他依照自己的本性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满足你。 · 了解:只有超越对自己的关心,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Ta,才能真正了解对方。了解与关心、责任、尊重紧密相连。 4. 爱的对象(爱的形式) 爱的能力是统一的,区别只在于爱的对象不同。 · 兄弟之爱:对所有人类的爱,是各种爱的基础。其原则是“博爱、平等”。 · 母爱:无条件给予孩子爱与肯定,其原则是“无私、祝福”。 · 性爱:渴望与一个人完全融合,排他性不应意味着占有,而应是深度结合的入口。 · 自爱:“自爱不等于自私”。一个能爱他人的人,首先必须爱自己。自私的人其实极度缺乏自爱,他们无法真正爱任何人。自爱和爱他人是并行不悖的。 · 对上帝的爱:代表 人类对终极关怀和融合的渴望,其形式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