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在亲密关系中总是退缩?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别人靠近你,你却开始想逃。 一段感情刚刚升温,你就突然“冷掉”,甚至主动制造距离。 你不是不渴望亲密,只是害怕太靠近之后,被看见、被否定,甚至被伤害。 这并不是“你的问题”,而可能是创伤经验在亲密关系中的回响。 🧠 什么是“亲密回避”? 亲密回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常见于有过早年创伤、情感忽视或不安依附经验的人。 你不是故意冷淡,而是在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也许你的潜意识: 害怕自己的需求被否定或忽视 害怕依赖后就会被抛弃 害怕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真正看见 很多人其实不是害怕“关系”,而是害怕在关系中再次体验无力、失落和失控。 🧬 为什么会这样? 在你小时候,也许你: 表达过情绪,却被说“太敏感” 试着靠近,却被父母推开或忽视 渴望依赖,却学会了“自己扛” 当年未被回应的情感需求,如今变成了“退缩”的本能。 你越是在意一段关系,就越容易触发旧有的防御系统。 🧘‍♀️怎么办? ☁️ 想改变这种模式,不是靠“强迫自己亲密”,而是从理解自己开始。你可以尝试: 🪞 觉察每次“想退缩”时,内心真正的害怕是什么 🫂 在安全的关系中练习:表达一点真实,观察结果 💡 替换“我要保护自己”的旧信念,变成“我可以一点点信任” 📘 也可以尝试心理咨询,从过往经验中慢慢找回对关系的信任感 亲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逐渐练习出来的安全感。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