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的三个层次(兴趣的培养)

1.感官兴趣 感官兴趣是通过直观的感官刺激产生的兴趣,这是我们最原始的兴趣。感官兴趣是好奇、多变且不稳定的。外界的刺激决定着感官兴趣的长度和强度,例如,现在流行的短视频让我们感到有趣,但看完了一个短视频,我们就会被另一个短视频所吸引,而忘了前一个短视频。因此,感官兴趣让我们当时很满足,却又无法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物上,形成能力。 2.自觉兴趣 在个体情绪的参与下,把兴趣从感官推向思维,由此更加持久的兴趣也就产生了。自觉兴趣是认知行为参与的兴趣。例如,当我们看到别人写的诗觉得很美妙,便萌生了自己写诗的念头,这就是自觉兴趣。自觉兴趣比感官兴趣更高级,首先是因为思维的加入,使得我们的兴趣可以更加持久地固定在一个领域,从而在大脑里形成回路,产生能力。而能力又反过来让我们体会和学习更多。“能力——兴趣”的循环,让我们慢慢精通某项能力。兴趣推动学习,学习带来了行动,在行动中发展出能力,能力又发展出更大的兴趣。其次,自觉兴趣能使我们不再依赖外界刺激,可以自己把控。兴趣的源头也从外转向内,变成我们自发的、自觉的兴趣。 3.潜在兴趣 潜在兴趣,也可以称为志趣,是人类最高的兴趣等级。志趣不仅有感官和认知能力的参与,还加入了更深一层的内在发动机——志向与价值观。志趣已不仅仅是兴趣,而是在众多价值中找到自己最有力量的一种生涯管理技术。例如,很多世界知名的运动员从小就每天训练超过10小时,正是由于志趣使他们产生了持续的兴趣,去克服这种长久的重复和倦怠。 那么,兴趣应该如何培养呢?根据兴趣的三个层级,兴趣的培养也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发现兴趣。让自己沉浸在足够的感官体验中,去发现兴趣,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 第二步,找到资源。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为兴趣找到学习资源,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 第三步,兑换价值。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兴趣与自己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