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做,却感到疲惫不堪;脑子里像有两个小人在不停吵架,反复纠结;对一件事思前想后,迟迟不敢行动,最后只剩下自责和无力感。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一种“内耗”。 内耗,就是自己和自己打仗。 你的精力没有用于应对真实的外部挑战,而是消耗在无尽的自我怀疑、过度思考和情绪纠结中。这场无声的战争发生在你的脑海里,外人看不见,但你自己却深感其累。 内耗通常有几种常见的表现: 想得多,做得少; 过度反省和自我攻击; 纠结于无法改变的事。 那么,如何停止内耗,为自己松绑呢?我会建议从一些小事开始尝试: 1. 觉察与命名:当你感到疲惫和焦虑时,先停下来,对自己说:“看,我又开始内耗了。”仅仅是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把你从情绪的漩涡中拉出来一点,成为一个观察者。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2. 行动,是打破思虑的利器:不要等想明白了再行动。而是通过行动,才能想明白。与其花一小时思考“报告该怎么开头”,不如立刻坐下写5分钟。与其纠结“要不要去运动”,不如直接换上运动鞋。行动就像一把剪刀,能直接剪断脑子里乱成一团的毛线。 3. 关怀自己,而非指责:当你又忍不住自我批评时,试着像对待一位好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如果朋友搞砸了项目,你会骂他“废物”吗?不会,你可能会说“没关系,下次再来”。请也把这份温暖和理解送给自己。 4. 划分“可控”与“不可控”:把你的烦恼写下来,分成两类:“我能控制的”和“我不能控制的”。然后,果断地把精力全部投入“我能控制的”部分。比如,他人的看法是不可控的,但我如何呈现自己是可控的。停止为不可控的事浪费心力。 亲爱的朋友,内耗是一场值得停下的战争。真正的成长不是自我击败,而是学会与自己和睦相处。生活的答案往往不在思维的迷宫里,而在行动带来的微风与阳光下。当你开始向前走,内心的迷雾自会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