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宝爸,你是不是经常被孩子气得血压升高?让他往东他往西,好好说话他不听,好像天生就是来跟你作对的。 先别急着生气和自责,这真的不是孩子“学坏了”或者你教育失败。从心理学上看,这很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你的孩子正在健康成长! 这种“对着干”,在儿童心理学上叫做自主意识萌芽。大概2岁左右和青春期会特别明显。他的小脑袋里开始有了“我”的概念,他需要通过说“不”、通过反抗你的指令,来体验“我自己能做主”的感觉。这就像学走路一样,是他心理成长的必经之路。 所以,他不是在拒绝你,而是在练习成为他自己。 那该怎么办呢?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试试这三招: 1. 给他“有限的选择权”: 别命令“必须穿这件外套!”,而是问:“你想穿这件蓝色的,还是那件红色的?”(两件都符合你的要求)。既给了他说“不”的权利,又保证了结果在你可接受的范围内。他会因为自己做了决定而特别有成就感。 2. 用“我”开头代替“你”开头: 不说:“你怎么又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这是指责)。 试着说:“妈妈看到满地玩具,觉得很累,也很担心我们会踩到摔倒。”(这是表达感受和事实)。孩子更容易接收到你的需求,而不是反抗你的批评。 3. 为“联结”充值: 有时候孩子反抗,是为了吸引你注意。每天抽出10-15分钟,放下手机,全心全意地陪他做一件他喜欢的事(读绘本、搭积木都行)。当你们的“情感账户”存款充足时,他反而会更愿意配合你。 请记住,亲子关系不是一场权力的较量,而是一场心的联结。你赢了道理,可能会输了感情。当你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小大人”来尊重时,你会发现,那个“叛逆”的孩子,其实最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