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与回避型

焦虑型妻子和回避型丈夫,很难把婚姻过好。因为,这两种依恋模式之间的“语言不通”。 1.焦虑型的人,内核是不稳定的。 内心有深深的不安全感,总是觉得伴侣并不真正喜欢自己,害怕他会突然离开,所以,时时刻刻都在试探,在确认伴侣的爱。 焦虑型的问题,在于无法真正爱上自己,然后把这种深层恐惧投射到伴侣的身上。反复试探伴侣的过程,其实是在表达:我很害怕你离开。但是,另一方往往是读不懂的。 面对着不停的试探,压迫,对方很容易觉得有压力,被追赶,想要逃离,尤其是当伴侣是回避型的时候。 2.回避型的人,是无法相信关系的。 内心对关系有很深的不安感,总觉得关系始终会伤害自己,所以不敢百分百地投入。他们会抱着一种警戒,保持半步后撤的状态,一旦感情有问题,立即抽离,冷眼看待。 这并不是代表他们不爱,而是太害怕关系失控,像原生家庭中所经历的那样,要被最重视的人一次次忽视、攻击、伤害,他们宁愿放弃爱的可能性,也不想再次经受那种痛苦。 所以,面对着焦虑型伴侣的表达,他们会觉得没办法回应,觉得自己要被吞噬掉,失去自己,所以会马上后撤。 比如,对伴侣的试探和追问支支吾吾,不再热烈地给出正回应,经常逃避沟通,不想说话,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当作不知道关系出问题了。这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恐惧:我不知道怎么处理关系,我害怕伤害你,也害怕伤害自己。 两个人,其实都是想让对方读懂自己,用自己觉得安全的方式对待自己,但是完全听不懂对方的潜台词,于是以为对方其实是不喜欢自己,是个坏人,一直在故意让自己情绪混乱。 所以,这两种依恋模式的人在一起,最后很容易遍体鳞伤。除非你能够在焦虑的时候,保持一分冷静,去读懂自己的需求,用伴侣能听得懂的话,告诉他。 当发现伴侣回避,或者焦虑的时候,能够透过他的行为,看到他深层的内心恐惧,陪伴他走出来,共同去面对。 当你们打破“语言不通”,找到适合双方的相处模式,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爱和依赖,而不是因为内心的不安,再一次推开关系,加重关系创伤。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