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多项事务的误区

《脑科学讲义》里解释,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负责 “任务切换”,每次切换都需要消耗能量,也就是说前额叶皮层需要 “先关闭前一个任务的神经回路,再启动新任务的回路”。 这样下来,短期切换可能感觉不到累,但长期下来,前额叶皮层会因为 “过度疲劳” 而出现功能下降,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变差,甚至决策失误增多。 更糟的是,多任务还会让记忆变“浅”。是因为,大脑存储记忆时,需要把信息从短期记忆区,转移到长期记忆区。如果总被其他任务打断,信息就会卡在“短期记忆区”里,既记得不牢固,也调取不出去。这就是为什么你边看资料边刷手机,很有可能最后啥也没记住。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更高效地用脑呢? 这本书里给出的答案是,让大脑“单线程工作”,让神经回路稳步运行。 具体做法是一次专注25分钟,只做一件事。期间将手机调成静音、关闭电脑弹窗,让神经回路专心走一条路。这样效率反而更高,就像专注给一个杯子装满水,比反复在几个杯子间切换要快得多。 假如你手头总共有五件事,那就按顺序逐一完成,每件花25分钟,这样做比混在一起处理高效得多。这就像排队办事,一个个来总能有条不紊;而如果同时应对五个人的需求,只会手忙脚乱。研究表明,专注单任务时的效率是多任务的2至3倍,出错率还能降低60%以上。 此外,要避免被动地随时处理信息。收到消息后可以先不管它、先放一放,集中在固定的时间处理,毕竟真正十万火急的事并不多,大多数消息延迟一两个小时处理并无影响。比如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留20分钟回复信息,其余时间专注工作,这样大脑就不必频繁在“工作模式”和“沟通模式”之间切换,能节省大量能量。 最后,你还可以每天留10分钟 “大脑放空”。就像电脑需要即时 “清理内存”,大脑也需要时间整理神经回路。你可以闭眼发呆、听白噪音,甚至只是盯着窗外,让前额叶皮层从 “切换模式” 中解放出来。长期坚持,专注力会明显提升。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