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妈妈的亲密关系,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系, 因为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并认识和淬炼自己的内心,婴儿感到饥饿时,就会向妈妈的乳房发起进攻,这就是婴儿与世界建立的第一个关系,并且是用攻击的方式构建的,如果这时候妈妈能够以温情和接纳的态度欢迎婴儿的攻击性,婴儿的生命力就被妈妈点亮了,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安全的,他就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命力,走向更大的外部世界。但如果妈妈不接纳婴儿的攻击性,甚至反过来攻击婴儿,婴儿就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会认为这个世界不欢迎他,他的生命力会就此消退。 大量的临床案例显示,许多患有精神疾病或严重的人格障碍的人,其患病原因都是在婴儿时期与妈妈的关系出了大问题 婴儿早期的心灵状态,都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婴儿需要在和妈妈等抚养者的互动中,逐渐发展出 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切记: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只关注后者而疏于前者的父母,和“铁丝网妈妈”没什么两样。这个结论可以不断引申,母子关系、夫妻关系、雇佣关系……任何关系,如果只有物质满足,而缺乏情感互动,那这种关系的质量就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自打出生之后就离开父母,和其他孩子一起被集中式地“批量”培养,那么等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他会成为怎样的人呢?答案就是,这个孩子大概率存活不下去;即使能够存活下去,也大概率会成为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人,并且很难适应社会。因此,抚养者既不能离开孩子,也不能机械化地抚养孩子,还是要用爱跟孩子互动,去看见孩子,去倾听孩子,让孩子活在充满爱的关系中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