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否爱自己,其实是观察“你如何对待自己”——你的内心对话、行为选择、情绪处理方式,都藏着答案。以下几个角度可以帮你觉察: 1. 看你对自己的“容错率”有多高 - 如果你犯错后,第一反应是“我怎么这么没用”“我果然不行”,反复苛责、自我否定,甚至放大错误的影响(比如一件小事没做好,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失败”),可能是对自己不够宽容; - 反之,若能客观看待错误(“这件事没做好,但不代表我不好”),允许自己有“试错空间”,甚至像安慰朋友一样对自己说“没关系,下次可以更小心”,这其实是爱自己的表现。 2. 看你是否“优先照顾自己的感受” - 如果你总在压抑自己:明明累了却硬撑,明明不喜欢却勉强答应别人,明明委屈却告诉自己“别计较”,甚至觉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可能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了自己前面; - 反之,若能敏锐捕捉自己的感受(“我现在不舒服”“我不想做这件事”),并愿意为自己的感受“站出来”(比如拒绝、休息、表达),哪怕会“得罪人”也不勉强自己,这是爱自己的信号。 3. 看你是否“允许自己有‘不完美’” - 如果你总在挑剔自己:嫌弃自己的身材、性格、能力,觉得“我必须变得更好,才值得被喜欢”,甚至用别人的标准否定自己(比如“别人都外向,我内向就是缺点”),可能是没接纳真实的自己; - 反之,若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有缺点,但这就是我”),不因为“不够好”而自我攻击,甚至能笑着调侃自己的小毛病,这其实是对自己的接纳——而接纳,是爱自己的前提。 4. 看你是否有“自我关怀的意识” - 如果你习惯“忽视自己的需求”:饿了随便对付,累了硬扛到崩溃,情绪低落时觉得“矫情”而硬憋,甚至觉得“照顾自己是自私的”,可能是没把自己放在心上; - 反之,若能主动给自己“充电”:累了就休息,难过了就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哪怕只是“今天想吃点好的”“想睡个懒觉”,这种“把自己当回事”的态度,就是爱自己的体现。 5. 看你面对“被否定”时的反应 - 如果你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否定自己(比如别人说“你不行”,你就真的觉得“我不行”),甚至为了讨好别人而改变自己,可能是内心深处不够认可自己; - 反之,若能在被否定时,先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不轻易被他人的评价定义,甚至能坚定地说“我知道自己有不足,但我也有我的价值”,这是对自己的信任——而信任自己,也是爱自己的一部分。 其实,爱自己不是“我必须时刻对自己满意”,而是“哪怕我有缺点、会犯错,我也愿意好好对待自己”。 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苛责、压抑、忽视自己,也不必焦虑——觉察到这一点,本身就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