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他将人格比喻为冰山,冰山的大部分即本我,在水面之下。本我,即我们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本我的原则是追求快乐,完全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事。在婴儿时期,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吃奶、排便、哭泣,随心所欲,只要活得舒服就好,没有人强迫我们按照社会的基本准则来行事。超我,即可进行道德判断和自我控制,能按照社会准则做事。
自我,由本我生出的各种需求,如果不能在现实中立刻得到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且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
举个例子,比如冬天的早上,我们正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睡得正美,“叮铃铃”闹钟响了!
本我:我要继续睡,被窝里好温暖好舒服呀!其他的都不重要,睡得开心、睡得幸福最重要。
超我:赶紧起来!今天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绝不可以迟到。
本我超我眼看要打起来了,关键时刻,自我来了:大家别吵了,这样吧,再睡5分钟然后再起床如何?既不迟到,还能再享受5分钟。
这里的本我,就是本能,超我和自我就是自控力。
自控力的本能是人本能的抵制诱惑。当你遇到挑战时,你的身体一定能够感觉到。这个时候你想象一下,你头脑中对立的想法,就是那两头狼又开始战斗了:有时是代表欲望的狼占了上风;有时是代表理智,想要生活的更好的狼占据了上风。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早晨的意志力最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所有当我们遇到重要的事情时,首先应该安排在自己意志力最佳的时候去处理。相反,当我们处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就应该放到我们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去处理,这和“田忌赛马”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意志力时间”,才能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