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责任感——《学会给自己心境松绑》

过度责任感像一把双刃剑,既让我们认真对待生活,也悄悄透支着内心能量。它常表现为:总把他人情绪扛在肩上,习惯性包揽不属于自己的任务,甚至因他人失误而自我苛责。这种“我必须负责到底”的执念,本质上是对失控的恐惧——误以为只要自己足够承担,就能避免所有问题。 调整的第一步,是划清责任边界。 试着问自己三个问题:“这真的是我的责任吗?”“我是否有能力独自承担?”“对方是否需要我的过度干预?”比如同事拖延工作,不必因担心团队受影响而替他完成,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清晰的边界不是冷漠,而是尊重彼此的成长空间。 其次,练习“有限责任”思维。 告诉自己“我可以尽力,但不必完美”。过度责任感往往伴随“全有或全无”的认知,仿佛一旦没做好,就是彻底的失败。其实,能做到60分的责任,已值得肯定。允许自己有疏漏,就像允许他人不完美一样。 最后,用“自我关怀”替代“自我强迫”。 当你又在为他人的事焦虑时,试着暂停片刻,做三次深呼吸,在心里默念:“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学会把对他人的体谅分一些给自己,就像照顾受伤的朋友那样温柔对待自己。 真正的责任感,是清醒地承担该承担的,勇敢地放下不属于自己的。给心灵松绑,不是偷懒,而是为了更从容地走向长远。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