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不可自拔的迷恋过一个人? 即使对方不断地伤害你,推开你,你还是愿意为TA寻找借口。将忽冷忽热解读为神秘感,将纠结反复称为宿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幻灭中,迷失真实的自己,最后两败俱伤… 有一类人,他们天生具有浪漫色彩,会给接触到的人事物镀上瑰色的滤镜。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容易: 理想化伴侣与关系:将对方视为救赎者、灵魂伴侣,或将自己的完美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 逃避现实矛盾:倾向于用"爱能战胜一切"的信念回避关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差异和冲突,用美好的幻象掩盖不和谐的声音。 美化痛苦与牺牲:将不健康的关系模式浪漫化为"宿命的考验"。 模糊自我边界:容易与伴侣的感受相融难以区分,甚至为对方的情绪过度负责。 在生命的旅程中,常常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幻灭。 在亲密关系里患得患失,郁郁寡欢。只要TA们鼓起勇气:亲手打破滤镜,向内凝视,才能苏醒,连接那个被长久遮蔽的、真实的自我,并借此触碰到真实的关系。 尚且年幼的TA们不具有处理情感困难的能力,却早早背负了过重的情感包袱,久而久之,在孩童式的无力感中,TA们希望"一切没有那么糟糕",来避免感知内心深处的挫败。 并且,在很小的时候,TA们在与养育者的互动中发现:自己只有在成为"拯救者"时才是被看见的,而真实的自己或许是不被接纳的。 所以在关系中,他们会不断模糊自己的边界,只为得到一份爱意。这种关系的互动,也极易从"救赎者"滑向"受害者"的角色,当关系破裂,就会感到被利用、被辜负。 有的时候 ,他们常常吸引“渣男”,很多时候是:对方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身投射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一种"共谋"。 所以,通过不断的情感失败经历(情劫),透过对情感的幻想幻灭来认识更高的实相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是——跳出受害者叙事,建立清晰边界,并勇于"抽离"有害关系,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