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松弛感的家庭,亲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家度关系中的松弛感,简单来说就是家人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关怀,遇到问题一起承担和解决,而不是陷入互相对抗之中。 松弛感满满的家庭关系,能给孩子带来更少的紧张感和压力感。 《中国教育报》也分享了有松弛感的家庭父母应该怎么做,其实就包括: 1.特变思维提式 生活中,让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常常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困境,从而决定了事情如何发展。处理事情本身并不会耗费我们太多精力,精神上的疲惫和被情绪左右,才真的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东西打破了。这个时候其实先检查下孩子有没有受伤,关心孩子的情绪感受,然后帮着孩子一起收拾干净就可以了,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假如我们把东西洒了或者弄掉东西了,相信孩子不会来责怪我们,往往会帮着我们一起收拾。然后有些家长会发火会责骂孩子,其实更多是自己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怒火中烧,导致的结果就是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认为自己不能出错,总是害怕大人发火,从而内心变得很没有安全感。 2.琐事不争吵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幸福的家庭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决问题为方向,化解矛盾为目标,这是一种“不较劲”的智慧。 3.不过度保护 上为孩子大包小揽,父母是养育者,并不是孩子的保姆,让孩子从小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概念,不需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处理好。在安全范围内的事情,父母学会放手,鼓励孩子更多一些的自我尝试,给孩子时间去自我成长。 4.明确边界感 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同时,又有各自独立,为父母和孩子提供能量,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5.学会情绪管理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往往会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体现了负面情绪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