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是得相信孩子,别老觉得他这不行那不对; 得多跟孩子聊聊,不光是你说,也得听他说; 还有就是,别总让孩子闷在家里,多带他跑跑跳跳。 这三样事儿做好了,孩子能长得更舒展。 二 当“我就知道你改不了”这句话反复响起时,它传递的是对孩子成长的怀疑。 孩子会在这样的预判里慢慢蜷缩 既然妈妈都觉得我做不到,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最终真的活成了那句改不了的断言。 当孩子犯错时,母亲若能先蹲下来看清问题:“这次作业漏题,是因为粗心没检查,对吗?” 再说说具体的办法: “我们可以试试做完后用手指着题目再读一遍。” 最后补上一句带着温度的“妈妈知道你下次一定能注意到”,效果便会截然不同。 这样的信任,是基于理解的期待 它让孩子感受到我的错误被看见,但我的能力没被否定。 孩子自然会学着约束自己,朝着被信任的方向努力。 三 家里有个精力旺盛的小孩 兴奋了就蹦得老高,有时候还会冷不丁扑过来抱一下,那力道能把人撞个趔趄。这都是他表达情绪的法子。 这种时候,他疯玩够了,一头汗地扑进你怀里,别嫌热别推开,就使劲搂他一下,拍拍后背说句玩得开心吧。 还有啊,我爱你这三个字,千万别省着。 这样他就会明白,不管自己多能折腾,哪怕偶尔犯错,妈妈的爱都稳稳当当在那儿。 心里踏实了,安全感满了,他才能听进去你的话,才愿意跟着做 四 孩子那股子精力啊,你越想堵,它越容易从别的地方冒出来。 每天放学吧,别一进门就催着写作业。 先拉他到楼下打会儿羽毛球,不用多,二十分钟就行 看着球在空中飞来飞去,他追着跑着,嗷嗷喊着,那点多余的劲儿就顺着汗毛孔跑出去了。 我家小子以前就这样,写作业跟屁股上长了钉子似的,五分钟起来一趟,不是找橡皮就是喝口水。 后来我们改了招儿,每天放学后先凑一起打羽毛球。 几轮下来,汗出透了,气喘匀了,不光精力发泄了,还在输赢里慢慢明白规则得遵守。 五 我们父母嘴上多跟孩子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手里拉着他多出去跑两圈。 你们一起跑过跳过,那份亲近劲儿就藏在汗珠子里了。 睡前别忘了说句“今天你帮我拿东西的时候,我挺开心的”。 日子久了就会发现,孩子眼里有光,家里笑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