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情绪里打转

你不是被问题困住,而是被自己的入戏太深困住。 真正的疗愈是醒来看见 那些让你痛苦的故事都是自导自演的剧情。 想要跳出循环。 我们就要陪来访从演员变回导演。 你得看到了全部,还能安心守住局部。 你得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才能回来做自己。 品味这东西是种 不幸的,幸运是咽不下假酒,受不了乏味肤浅的交谈,他向下不兼容。 孤独的时刻并非匮乏,而是心曾被真正好东西滋养过,宁可静默也不自欺,这不是傲慢,是对自身感受的诚实与尊重。而沉默是心被真味养刁了,宁可独守本真。本自足者,智慧守护这篇“真味”。 独处即道场,心富不孤寂。 深信因果不等于认命躺平。 执着神通不等于改变捷径。 那些反复上演的功课都在等你一个“看见” 一个人必须在各方面的表现出色,否则就没价值,你认为这个信念合理吗? 因为一个人必须在各方面的表现出色才有价值,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只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更快,发展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踢猫效应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里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种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 每个人都必须得到所有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这个信念合理吗? 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得到所有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不可能实现人们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往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省的人才清醒。”----自我觉察是成长的钥匙。 “纵使被讨厌也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他们课题与你无关。 身体是有记忆的,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记住了我们的奔跑,漫步和追踪,记住了喜悦,欢笑和跳跃。身体记住了一些岁月,风雨、雷电、逃离、追逐、来访,道别。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比他人声音更能定义人生。 摆脱“应该思维”,接纳独特的自己,自信从不是天生,而是日复一日的自我肯定。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1,爱惜自己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凉受饿,照顾好自己,衣食起居。 2,停止讨好别人,委屈自己,远离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 3,不要活在过去,过去让它过去,你要做的事学会放下,活在当下。 4,接纳你自己,允许自己犯错,我们需要的是反思,而不是否定人生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一个完美。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