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纠结要不要洗头的时候,其实洗头只需要2分钟—反内耗实战手册

凌晨三点刷朋友圈,又看到玲美发"焦虑到失眠";公司群里天天讨论"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可每次聚餐大家还是抱着手机回消息。这届年轻人好像集体得了"精神内耗症",但说实话,我最近发现——真正的治愈往往藏在最朴素的认知里。 1. 别让PPT吃掉你的周末 上周五下午,同事张伟第八次修改PPT,边改边嘟囔"领导肯定还是不满意"。我实在看不下去,一把夺过他的电脑:"别改了!直接拿初稿去找他!"结果你猜怎么着?领导不但没挑刺,还夸他"这次思路清晰多了"。 后来张伟告诉我,他每次修改都陷入"如果这里改不好怎么办"的循环,反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就像抖音那个900万赞的段子说的:"你纠结要不要洗头的时候,其实洗头只需要2分钟。" 2. 我允许自己当个"废物" 表妹最近总问我:"姐,我是不是太堕落了?"她刚工作半年,每天下班就瘫着刷剧,周末也不学习。我给她看微博热搜#当代年轻人快乐阈值提升#,然后说:"你这才哪到哪?我认识个程序员,周末就躺着看蚂蚁搬家,人家照样升职加薪。" 其实偶尔当个"废物"真没关系,就像网友说的:"我允许自己像手机电量一样,有时就是只剩20%。关键是要学会快速充电,而不是边用边焦虑。" 3. 那个不回微信的人,真的不重要 闺蜜小林最近总盯着手机等回复,问她干嘛呢,她说:"我在等前男友解释为什么三天没回消息。"我直接抢过她手机,给她看豆瓣小组的"瞬间脱敏法": 把对方对话框截图 用美图秀秀贴个"关我屁事"的贴纸 设置成手机壁纸 两周后小林告诉我,她现在看到那堵"消息墙"就想笑:"原来不回复就是最好的回复啊。" 4. 每天三件小事,打败焦虑怪兽 我有个朋友在B站做"微幸福打卡",就是每天记录三件小事: 早上没迟到 咖啡没洒 地铁有座 坚持一个月后她跟我说:"现在看到绿灯都觉得自己被世界宠爱着。"这种"收集快乐碎片"的方法,其实就是给大脑装个反内耗防火墙。 5. 我妈催婚?关我屁事! 过年回家,我妈又开始念叨:"隔壁王阿姨女儿都二胎了..."我直接掏出手机放知乎高赞回答:"妈,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课题。您要觉得王阿姨好,您认她当闺女去。" 后来我爸悄悄跟我说:"你妈现在改催你爸了。"你看,有时候"课题分离"不光能救自己,还能拯救全家。 上个月体检,医生说我"心理年龄比实际小五岁"。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学会了和焦虑和平共处。现在每次想太多的时候,我就默念那句网友神评:"内耗的本质是——你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记住啊,活得轻松点,世界又不会因为你多焦虑几天就对你手下留情。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