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活成孩子的榜样 必曾经我以为,爱孩子就是事无巨细地照顾、苦口婆心地教导,拼命给他“更好”的物质条件。原来真正的教育,从来不在唠叨里,不在物质中,也不在无微不至的掌控里。 孩子不会听你怎么说,只会看你怎么活。一个焦虑的妈妈,养不出从容的孩子; 一个疲惫的妈妈,给不出温暖的拥抱; 而一个幸福的妈妈,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能量来源。 如何提升“幸福力”,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先滋养自己,才能滋养孩子 飞机上的氧气面罩法则:妈妈先戴好,才能帮孩子戴。每天留30分钟给自己——喝杯喜欢的茶、读几页书、做个简单的拉伸。你的愉悦感,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到整个家。 把“应该”换成“享受” 做饭时不抱怨“又要伺候全家”,而是打开音乐,把厨房当创作间;陪作业时不咬牙切齿,而是好奇地问“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心态一转,琐事就成了亲子间的温暖瞬间。 创造“幸福记忆点” 比起昂贵的礼物,孩子更记得; ■雨天和你挤在沙发里共读一本旧书 清晨你们一起在阳台看日出时分的云 ■你专注做自己喜欢事时发光的眼神 这些瞬间,会成为他一生的情感存款。 坦诚你的不完美 孩子不需要一个“超人妈妈”。累了就说“妈妈需要休息一下”,犯错时大方说“对不起,我们重新试试”。真实的脆弱,比强装的完美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