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提出的“幸福者退让原则”,为人们处理冲突提供了独特思路——拥有稳定生活、幸福家庭者,面对挑衅或冲突,可依情境选择“退”或“争”。 未知冲突,退让是避险智慧 面对公共场所不明争吵等未知冲突,因不清楚对方背景、是否有极端行为,退让是理性选择。比如遇陌生人莫名挑衅,若贸然回应,可能因对方携带武器、情绪极端,让自己与家人陷入危险。此时退一步,躲开不必要麻烦,是守护幸福的智慧。 已知情境,退让彰显包容格局 面对已知情况,退让不代表软弱。若对方是情绪易冲动者,或矛盾属非原则性问题,退让能避免矛盾升级。像工作中与固执同事意见分歧,暂时退让、换时机沟通,既维护和谐关系,又体现包容大度,助力问题更好解决。 原则问题,据理力争捍卫底线 但涉及原则、权益时,退让会成“纵容”。遭遇职场性骚扰、名誉被恶意诋毁,或合法权益被侵犯,必须坚定维权。这是守护自身尊严、社会公序良俗的必要行动,可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诉求,让不良行为得到惩治,捍卫幸福生活的基础。 “幸福者退让原则”,不是无原则妥协,而是平衡“守护幸福”与“应对冲突”的智慧,帮我们在复杂人际里,既护好生活,又守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