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核心是引导他们从“被情绪控制”到“能理解并调节情绪”,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 - 孩子发脾气时,别急着制止(如“不许哭”“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先共情:“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玩具坏了(说出原因),这种感觉确实不好受。” - 接纳不代表纵容行为(比如打人、摔东西),可以说:“你可以生气,但不能打弟弟,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2. 教孩子“给情绪降温”的方法 - 适合低龄孩子:深呼吸(“我们一起数到5,吸气——呼气”)、暂时离开现场(“去你的小沙发上坐一会儿,平静了再过来”)、捏压力球等。 - 适合学龄孩子:教他们说“我现在需要冷静”,或用“情绪日记”写下感受(比如“今天被同学嘲笑,我很伤心”)。 3. 提前“打预防针”,减少情绪爆发 - 预知可能引发情绪的场景(如逛街时想买玩具、睡前不想刷牙),提前约定:“等会儿去超市,只能选一个小零食,选好了就不能哭闹哦。” - 遇到挫折前做心理建设:“等会儿搭积木可能会倒,倒了我们可以再试一次,不会生气好吗?” 4. 家长做好“情绪管理示范” - 自己生气时,用语言表达而非发泄:“我现在有点烦躁,因为妈妈赶时间,你慢慢穿鞋子的话,我们可能会迟到,你能快一点吗?” - 事后和孩子复盘:“刚才妈妈不该大声说话,对不起。其实我可以更耐心一点的。”让孩子看到成年人如何处理情绪。 5. 通过日常小事“演练”情绪管理 - 看绘本/动画片时讨论:“你觉得小熊为什么会难过?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 孩子顺利处理情绪后及时肯定:“刚才你想要的玩具没买到,虽然有点失望,但没有哭闹,真的长大了!” 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需要反复引导、允许试错。随着他们逐渐理解“情绪是什么”“该怎么应对”,就会慢慢学会对情绪“收放自如”。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