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记内容皆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手记中的人名皆为虚名。
简单说两点:第一,关系好的同事,是哪种好?好到什么程度?
既然是同事,处理关系的基础就是职场利益。
关系好的同事也是建立在有共同职场利益基础上,比如有共同的竞争对手,比如能形成能力互补,等等。而不是什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说话说得来之类的,这些都是在校园时的人际交往准则,不适用于职场。
如果是没有共同职场利益类型的,那么就当耳旁风,不回应,不转述。
如果是有共同职场利益类型的,那么下一步就是判断好到什么程度。
比如你和某同事能形成能力互补,你擅长写材料、玩转电脑系统,同事擅长下基层、和下游单位打交道,那么离开这位同事你能不能找到替补?或者说短时间内影不影响自己出活儿?
对自己没影响的话,那么就当耳旁风,不回应,不传话。
有影响的话,看下面第二点。
第二,议论的事项是否关乎同事的切身利益。
如果是关乎切身利益的,比如当你面说恨死这个同事了,这几天就要到领导那里告这个同事去,而这个同事又和你有深厚的职场利益基础,那你最好将话转给这位同事,免得以后同事知道你没告诉他/她对你有意见。当然告诉也不是直白地说,而是比较婉转的提醒,类似“你最近最好多留心点儿,多跟领导汇报汇报工作”。
如果不是关乎切身利益的,比如就是抱怨,就是埋汰,那么还是当耳旁风,不回应,不传话。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今天跟你好没准明天就跟他/她好了。今天你为了这个同事反击,明天又为了那个同事反击,最后只能是到处树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