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不是爱,是自我证明

你总说渴望爱,可心底真正在追寻的,或许是另一回事。 你以为是在期待爱,实际上,是盼着被坚定选中、被彻底肯定、被全心崇拜。多希望有人对你说:“就是你,你是最好的,你值得这一切。” 你心里藏着个危险的等式:被选中等同于安全,被渴望意味着有价值,被需要才代表有意义。所以那些安静安稳的爱,你总觉得“没滋味”,甚至会推开。因为真爱从不会撩拨你的神经,不会让你时刻处于“战斗或逃跑”的紧绷中,更不会让你每分钟都怀疑自己“到底够不够好”。 反而,你迷恋着追逐的快感——追那个不回消息的人,为TA辗转反侧,还把这称作“情感张力”;执着于“高难度”目标——必须费尽心机才能得到的人,尤其是那些情绪混乱、难以打动、回避疏离的人。你把焦虑当成激情,把距离视作神秘,把忽冷忽热看作挑战。 这是为什么?你潜意识里觉得,他们越难搞定,搞定之后就越能证明自己很厉害,价值爆棚。你以为让一个“不选择任何人”的人选择了你,就能治愈“我不够好”的伤痛,就能停止自我怀疑。可这哪里是治愈,分明是自我放弃,你把自我价值,系在了一个根本不懂好好爱人的人身上。 你真正害怕的,不是被拒绝,而是褪去光芒后被人真实看见;是当你不再耀眼,是否还能被真心拥抱;是被真正了解后,面具掉了,爱也没了。你打心底觉得,那个“平凡”的自己,不值得被爱。 所以你不停“表演”,扮演最棒、最坚强、最性感、最不难搞的角色,把痛苦藏起来,把关系当成考场,把个性当作简历。可亲爱的,这不是爱,是“表演型上瘾”。你沉迷的不是爱,是表演、是追逐、是不断证明“我够好”的游戏,你把爱当成了必须“赢”才能得到的奖励。但真爱不需要你证明任何事,它像家一样稳定,只是对习惯了“表演”和“征服”的你来说,“家”太安静,甚至让你生疑——它竟然不需要拼命争取? 那该怎么从“求认可”走向“被爱”? 先“哀悼”,再放下 承认吧,那个以为必须“有魅力”“完美”“被选中”才能被爱的小时候的你,真的很辛苦。好好为TA哀悼一番,然后放下这个旧剧本。停止表演,别再执着于做“最XXX”的那个,做真实的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有痛苦、有混乱。 重新认识“平静” 你的身体和神经习惯了“追逐”带来的刺激,像坐过山车上了瘾。真爱是平静的,这会让你的神经“不习惯”,甚至觉得“无聊”,但没关系。你可以试着静坐,感受独处,告诉自己孤独不等于没价值;去体会稳定关系里那些不刺激的温暖瞬间;当平静让你不安时,提醒自己:“这不是危险,是旧伤口的戒断反应。” 颠覆选择逻辑 别再问“TA会选我吗”,开始问“TA情绪稳定吗?能好好沟通吗?懂得爱人吗?适合我吗?”允许别人离开,有人走不代表你不好,只说明你们不合适,这伤不到你的根本价值。不追、不解释、不试图挽回,让他们走。每天做一件“只为自己高兴”的小事,重建内在价值感。 拥抱“平凡”的爱 练习袒露脆弱,在安全的人面前,试试展现笨拙、崩溃或无助,看看是否能被接纳,真正的爱经得起这些。重新定义爱:真爱是被看见真实的你,而非被赞赏表演的你;深度链接是安心稳定,而非过山车般的情绪;归属感是你存在就值得,而非你多优秀才配得。当你能坦然说“我需要你,但我不需要你来拯救我”,就离痊愈不远了。 治愈后,没人回消息,你内心也能平静,该干嘛干嘛;你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别人“需要”你多强烈;有人爱你,不仅在你光芒万丈时,更在你普普通通甚至有点狼狈时;崩溃了,也不用道歉。你不再追着那些让你觉得“渺小”的人跑,只为证明“我值得被看见”。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