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拒绝?

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学会拒绝的本质,是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既不让他人越界消耗自己,也不必因“心软”陷入内耗。关键在于掌握三个实操步骤:
第一步:给“拒绝阈值”划刻度
先问自己:“这件事是否触及我的核心利益/原则?”比如熬夜帮同事改方案(影响健康)、借出超出承受力的钱(财务风险)、勉强参加不喜欢的聚会(消耗情绪)。用具体标准替代模糊的“感觉麻烦”,避免因心软突破底线。
第二步:用“事实+感受”代替对抗
拒绝时避开“我不愿意”“凭什么”的攻击性表达,改用中性陈述。例如同事临时甩锅:“我手头的项目今天要交终版(事实),如果现在接你的任务,可能两边都做不完(影响),我们找主管协调下分工可以吗?(解决方案)” 把“拒绝”包装成“共同解决问题”,减少对方的抵触。
第三步:允许“不完美回应”
不必追求“温柔且坚定”的完美话术,偶尔卡壳或重复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传递“我很重视你,但这事我真的做不到”的态度。曾有位朋友借车被拒后抱怨,我坦言:“我不是不想帮你,是怕你急着用车时我还没还,咱们都耽误事。” 坦诚反而让她理解了我的难处。
真正的拒绝从不是切断关系,而是用清晰的边界告诉对方:“我尊重你,也请你尊重我。” 当你说“不”时,其实是在说“我值得被认真对待”——这份自重,会让所有关系更轻松长久。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