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受和情绪,对方为什么会看作是指责?

对某些人来说,“被他人情绪所影响”会让他们极度不安。 哪怕你只是温和地说出感受,他们也会立刻觉得: “你是不是不满意我?” “你是不是又要批评我?”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 “我让别人失望” = “我不够好” = “我有危险”。 于是他们第一时间不是理解你,而是自我防卫,甚至反过来攻击你。 这种反应模式,通常源于3种心理背景: ✅ 1. 从小没有被允许有情绪的人 他们可能成长在一个压抑情绪的家庭。 孩子一哭,大人就说:“别矫情!” 一生气,就被训:“你敢对我凶?” 他们从小学会:表达情绪=麻烦=会被惩罚。 所以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接住别人的情绪—只会逃。 ✅ 2. 有“过度责任感”的人 这类人内心极度怕“做错事”,怕“被说”。 当你说“我不太开心”,他们脑内立刻翻译成: “你怪我!”、“你要我负责你的情绪!” 这种人常说:“你又怪我了!”、“你又来情绪勒索了!” 其实他们只是太怕自己“搞砸关系”,怕失败。 ✅ 3. 自我价值感低,容易内疚的人 他们无法理解“你在表达感受”, 而会自动解读为“我哪里不够好”,“我又没做到完美”。 于是为了摆脱内疚,他们会先发制人、把责任推出去。 所以你才会常常有这些感觉: “我只是表达心情,他却像在防御攻击。” “好像我越真诚,距离反而越远。” “我想靠近他,他却把我当成麻烦。” 怎么办? 💡1. 首先,肯定自己表达的权利 你的情绪是合理的,不是“情绪化”。 你有权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每句话都要反复包装。 不要为了避免“对方不舒服”而长期压抑真实感受, 那只会让你在关系里逐渐失声。 💡2. 看清对方的“情绪识别力”是否足够 有些人真的没学过“如何接住情绪”。 他们不是坏人,只是缺乏这种能力。 你可以温和引导,比如: “我不是要责怪你,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当时挺委屈的。” 如果说了很多次,对方始终拒绝理解和共情, 那你就要考虑这段关系是不是值得你长期耗费能量。 💡3. 给自己建立一个“情绪支持网络” 别把所有的倾诉都压在一个人身上。 找朋友、找心理咨询师,让你的情绪有一个可以安全流动的出口。 🧡 最后: 不是你的感受有错,而是你在对方的防御中,被误解了。 真正成熟的亲密关系,应该是: 我可以不认同你的情绪,但我会听你说完。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