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咨询中的核心伦理原则(二)

接上篇已经说过的中立原则,接着说说心理咨询中的另外几条原则,其实这几条原则本没什么先后顺序,都很重要。 正文开始:对于来访者来说最关心的应该是保密性。你和咨询师的聊天记录,通常都是会保密的。除非遇到几种特殊情况,当然了在平台上不涉及这几种情况,所以不展开说了。
开始前说清楚也很重要。找咨询师不像点外卖,不是付了钱就能直接上。咨询前他们会和你聊:这次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大概要聊多久?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也许会问到你伤心难过的事)等。其实咨询前用5句话总结好,说清楚,可以节省时长,更有效率去探讨问题。
关系别越界是另一条红线。咨询师的工作是陪你梳理情绪、探讨问题,也会主动保持距离,避免既是咨询师又是熟人」的尴尬。这条规矩不是冷淡,更是一种中立,是为了保护你,更准确的去做判断——而太套近乎似的关系反而容易让咨询变味,影响效果。
能力边界要认账。咨询师不是“万能的”,遇到搞不定的问题(比如你确诊了严重的抑郁症,需要药物干预),这时已经超过了咨询范围,及时告知你的问题我已无法解决,才是对你更负责的态度。
最后是时间和关系的“分寸感”。平台的咨询语音一般是15分钟起,正常在平台一个完整的倾听和咨询大概要45-60分钟,因为要了解收集信息,不会因为要托单就一直聊起来没完,具体时间应该视情况而定。时间边界是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倾听和咨询质量。
本文写作水平不高,再加上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理解、联想及解读是无限的,而实际遇到的问题是随机的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样性的,所以从科学原理来说,信息熵具有无限性,而由此层层叠加,再加上一些自我认知和理解上的不足,难免出现错误,如有明显错误,欢迎留言指正。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