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客体化走向主体化?

什么叫主体呢?主体就是我,就是我们自己。什么叫客体呢?就是除我之外的其他人。那什么叫主体客体化呢?简单来说啊,就是把定义自己的权力交给了别人。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活成别人眼里的样子,试图让别人看我们顺眼。这就是主体客体化最核心的内容。 那如何可以从客体化走向主体化呢?首先我们要死了那条想要被理解的心。你只要希望别人理解你,你的人格就不独立。没有人有义务理解你,也没有人能真正的理解你。你对自己都不能全然的理解,更何况是别人,所以死了那条想要被理解的心。 其次,你凭什么不能被误解?别人对你的看法不构成万分之一的你,那是一览无遗的他自己。一个人,他怎么评价你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是你自身价值吗?不是,依靠的是他的三观,他生长过程中的经历、学到的知识和被刻画的标准。我们评价任何一个东西都跟外在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能评价他,是因为我们内在有一个标准。所以别人对你的看法不是你自己。他对你怎么看,他对一件事情如何评价,表现的是他的内在系统,表现的是他的三观,是他的标准,是他的生活方式。 所以,如果你客体化很严重的话,把这句话记好:你对我的百般解读,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自己,是你的内在,跟我没有关系。所以,你当然可能误解我,我也没有什么不能被误解。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独立起来,强大起来。当我们越来越确定自我价值的时候,当我们开始独立的时候,当我们真正内在开始强大的时候,我们就会越来越明白,外在的这些评价我控制不了,而我们也不是外在评价的那个样子。所以呢,让自己独立起来,强大起来,我们可以做以下的一些小的练习。 第一个练习叫关我屁事,别人的评价关我什么事儿呢?他怎么看我控制不了他。如果你真的想要解释的时候,你可以先问自己,这个人对我的生活有决定权吗?下一次还想解释的时候,下一次又被评判的时候,下一次又想证明自己的时候,就问问自己这个人对我的生活有决定权吗? 第二个练习叫写下最欣赏自己的三个特质。这三个特质呢,要符合这个标准,就是无论别人怎么看,我都相信我的特质。你可以找出最欣赏自己的三个特质,无论别人怎么看,我都相信自己是什么样子。 第三个练习就是设立心理边界。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绝大部分的人跟我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们只是背景噪音而已,我们不需要去消除它。我们只需要清楚的去看哪些人的建议对我很重要,我们在这些重要的建议上做一些反思,做一些改变就可以了。 最后我想说,慢慢收回定义自己的权力。当我们接受不被理解,然后开始不再去解释,那就是成长的开始。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让自己心生欢喜的人。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