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怎么破?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状态: 明明什么都没做,却疲惫不堪,对曾经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像是被抽干电量的手机。这种“心理低能量模式”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一、停止自我攻击 低能量时,最常伴随的就是对自己的苛责,比如你怎么这么懒?别人怎么都充满了干劲。试着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自己。疲惫是大脑中的“过载保护”,不是你的错,用本子记录下能量流失的时刻——是反复纠结于某句话? 还是无意刷手机? 标记出你的“能量漏洞”。 二、启动“微习惯”引擎 别逼自己“振作起来”,从最小行动开始: 喝完这杯水就站起来伸懒腰,听完这首歌就整理桌面。认知行为疗法证实行为改变会倒逼情绪转变,像给手机充电一样先接上电源,电量自然就会从1%开始爬升。 三、重建认知充电站 低能量的时期往往伴随着扭曲认知: 比如,我永远这样了,再努力也没用。试着用第三人称视角和自己对话。“如果是他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把“我必须”换成“我可以选择”。在日记里写下“今天的小小胜利”,哪怕只是按时吃了饭。 能量如同潮水,有落就有涨,你不需要时刻充满电,允许自己像云朵般柔软的漂浮,改变会在接纳中悄然发生。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